【導言】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,蒙元代宋近百年,版圖雖橫跨歐亞,國祚卻不足一世紀。近代以來,“崖山之后無中國,明亡之后無華夏”,自東瀛而流傳中國,被諸多漢族愛國者...
呂思勉是一位把廿四史讀過三遍的史學大師。在他傳世不多的照片里,總給人不茍言笑的印象,似乎只知道苦讀史書。實際上,除史學外,呂思勉興趣廣泛,也多有著述。他諳熟中醫,著有《醫籍知津》;在文學上,他不...
李叔同的文化結構與文化人格
——為李叔同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作
一個人生時能慮及死,這并不足奇。但在死后猶能憑借生前的超常智慧給世人留下許多思索和盲點,撲朔迷離,如真如幻,這就...
開欄的話:
中國夢是國家民族的夢,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。中國夢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復興渴望,同時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偉大追求。
1840年鴉片戰爭后,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。屈辱和抗爭,讓民...
馮其庸,名遲,字其庸,號寬堂。江蘇無錫縣前洲鎮人。1924年2月3日出生。家貧困,幼年失學,在家種地,小學未能畢業,1943年畢業于私立無錫前洲青城中學。1943年下半年,馮其庸考上了省立無錫工業專科學校。期...
國學不是要不要的問題:
袁行霈代表一向認為,國學不能救中國,也不能引導中國走向現代化。然而,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,必須充分重視中國的國情,國情既包括中國的現狀,也包括中國的歷史,以及中...
【編者按】2015年2月8日,恰是金庸先生開筆一甲子(1955年2月8日)的紀念日。有井水處有金庸,讀金庸武俠的人比比皆是,但讀過查良鏞社評的恐怕寥寥無幾;如果沒有讀過查良鏞的社評,你看到的只是一個不完整的金...
劉小楓
劉小楓教授(1956-),男,重慶人,北京大學哲學碩士,瑞士巴塞爾大學神學博士。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,博士生導師,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。“西方傳統:經典與解釋”叢書主編、&ld...
章太炎 (1869—1936),初名學乘,字枚叔。后改名絳,號太炎,世稱“太炎先生”。
章太炎兼革命大家與國學大師于一身。作為清末民初著名民主革命家,章太炎一生特立獨行、卓爾不群。他...
讀古典詩詞究竟有什么用?葉嘉瑩一言以蔽之:詩,讓我們的心靈不死!她堅持中國傳統的“詩教”之說,認為詩可以“正得失,動天地,感鬼神”。
近日,位于南開大學的“迦...
季羨林(1911.8.6~2009.7.11):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,字希逋,又字齊奘。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、語言學家、文學家、國學家、佛學家、史學家、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。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、聊城大學...
季羨林(1911.8.6~2009.7.11):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,字希逋,又字齊奘。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、語言學家、文學家、國學家、佛學家、史學家、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。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、聊城大學...
“游思天人際,幸留高文垂千古;管領絕續間,又傷學苑弱一人。”1月9日20時49分,我國當代著名哲學家、儒學泰斗、山東大學終身教授龐樸先生走完了他87年的人生旅程。
謙和君子,大家風度,這...
20世紀初,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: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,不可不看辜鴻銘。
辜鴻銘何許人也?他生在南洋,學在西洋,婚在東洋,仕在北洋。精通英、法、德、拉丁、希臘、馬來亞等9種語言,獲13個博士學...
嚴復(1854.1.8—1921.10.27),原名宗光,字又陵,后改名復,字幾道,漢族,福建侯官(今福州市)人,先后畢業于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,曾擔任過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、上海復旦公學校長、安慶...
王國維簡介:
字號:初名國楨,字靜安,亦字伯隅,初號禮堂,晚號觀堂,又號永觀
生卒:1877年12月3日~1927年6月2日
年代:清末民初
籍貫:浙江海寧市鹽官鎮
評價:著名...
梁啟超(1873年2月23日——1929年1月19日),男,中國近代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、史學家、文學家。字卓如,一字任甫,號任公,又號飲冰室主人、飲冰子、哀時客、中國之新民、自由齋主人。漢族,生...
康有為(1858年3月19日-1927年3月31日),原名祖詒,字廣廈,號長素,又號明夷、更甡、西樵山人、游存叟、天游化人,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,人稱康南海,中國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光緒廿一年(1895年)...